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实践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 作者:致公湖南  时间:2013-12-30 00:00:00
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内涵的“中国梦”,承载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更是领航中国改革“满帆前进”的不竭动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为“梦之队”的重要力量,研究如何汇集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探寻“小我”与“大我”的价值实现,探寻逐梦、圆梦的路径基石、路径机制以及根本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基石——中国力量与同心圆梦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政治联盟”,是“中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心”思想既是基层党派成员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指南,亦是基层民主党派组织成为“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一)同心:党派成员圆梦的行动指南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民主党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形成的。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本质特征,又指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及参政党工作的目标方向和时代使命,更是基层民主党派投身中国梦伟大实践的政治基础。
(二)同行: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的道路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唯一正确道路。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曾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陶醉,走过闭关锁国、洋务改良等曲折探索之路;当“八国联军”轰开紫禁城的宫门,挣扎于苦难中的中华儿女无时不在呼唤“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华儿女不断在前行的道路上探索。
中国梦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催生的,它形象生动的体现了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信心,而这种坚定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自信。民主党派组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圆梦过程中坚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与执政党风雨同行。
(三)同向: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的价值目标
民主党派应该且能够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其同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事业当中,民主党派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当前“中国梦”伟大实践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共同的价值目标,将赋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政党关系新的动力与活力。
机制——中国精神与价值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精神,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精神”生发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和谐”与“融合”精神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集体主义,相较西方国家如“美国梦”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中国梦”则注重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完美融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其成员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份子,也是寻梦、逐梦、圆梦者,如何做到“小我”与“大我”的完美融合,做到国家民族发展目标与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个体价值实现的统一,是梦想实现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一)以“中国梦”引领政治共识教育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由于开放性、多样性社会环境和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冲击,民主党派个别成员特别是年轻成员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个别成员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认识不清、领会不深。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提出了“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的要求。
《尚书》提到“有容乃大”。“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执政党宽广胸襟,体现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以“中国梦”引领基层党派成员思想政治共识教育,则能充分尊重其个体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引领下,按照习总书记“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达到思想共识的统一、成员力量的最大凝聚,进而营造“海纳百川”的大格局。
(二)建立公平有效的梦想融合机制
践行“中国梦”过程中,党派成员、基层组织、国家民族三者价值实现应当达到最佳融合。笔者认为:建立集体利益优先而同时尊重、保证个人价值实现的公平有效机制,并通过制度将成员个人、基层组织、国家民族的目标统一起来,营造三者梦想共同实现的格局极为重要。对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成员而言,有可能涉及到支部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甚至实职安排推荐、社会职务安排推荐、基层支部及成员评优等方方面面具体工作。
机制建立应体现具体规则的公平性、实效性。基层党派成员在本职工作、参政议政过程中的付出都能有所价值体现,换句话说,应当尽量体现作为与价值实现成正比。当然,公平是相对的,应当划清成员正当利益与极端个人主义的界限。要尊重每一位党派成员的“个人梦”,以实效性强的规则营造相对公平的制度环境,将有利于“小我”与“大我”的梦想相融,将有利于引导每一位党派成员的个人小梦融于集体组织当中,融于国家的大梦当中,在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幸福。
方法——群众路线与履职圆梦
以“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中国梦领航基层党派工作实际,除建立党派成员个体、基层组织、国家民族价值融合的路径机制外,如何做到“有为”方能“有位”(价值实现)呢?圆梦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将是基层党派组织及成员逐梦的根本方法。
(一)务实学习接地气
习总书记指出:“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相对于执政党“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基层民主党派组织的四个能力建设及“学习型”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在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实践过程中,不搞花架子,避免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坚持务实精神与走群众路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须秉持“善养浩然之气、谦卑之性”,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以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在“接地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实干履职树形象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阻力和困难空前加大的当下,执政党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等重要领域攻坚克难。在这伟大的历史洪流中,基层党派组织及成员参政职能发挥的空间将更大。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中许多各领域的专家教授,一方面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在政治生活中话语影响力非同一般,责任重大。重任在肩,怎可懈怠!笔者认为,基层党派组织可从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汲取“务实为民”精神,做到“务实听民声、为民献良策、党派树形象”。
作为“梦之队”一员的基层民主党派组织应积极弘扬中国精神,与人民群众心相印、共甘苦,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社区、企业和农村,实地查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反映广大群众的诉求,在党委政府与民众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和协助本地区党委、政府工作,秉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精神,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并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双向认可”。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是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每个人前进的精神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每一位成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政治共识、强化能力建设,积极参政履职,真正做到为国尽力、为民尽责,才能在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版权所有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湘ICP备19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