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员田典酿:以艺传魂,让忧乐精神穿越千年

 文章来源:湖南致公微信公众号 作者:岳阳致公  时间: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文化传承新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让深耕文化领域的我深知,守护文脉、传递精神,是使命,更是责任。作为致公党一员,我始终将艺术创作与地方文化传承紧密相连,渴望以镜头为桥、以角色为媒,让岳阳楼的千年故事与“先忧后乐”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是我心中从未动摇的追求。

于我而言,演绎范仲淹绝非简单的角色塑造,而是一场与千年文人的深度精神对话。从脚本构思之初,我便沉下心来挖掘《岳阳楼记》背后的家国情怀——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是穿越时空依然动人的精神密码,我必须将这份精神精准捕捉、细腻呈现。场景还原时,我对服饰纹理、神态举止的每一处打磨,都是为了让历史人物走出典籍,让观众能透过镜头,触摸到一位心怀天下者的温度与风骨,这是我对文化传承应有的敬畏。

系列视频的四个篇章,是对这种精神的层层解读:《文脉越千年》里,借时空穿越回望《岳阳楼记》诞生的瞬间,让文脉的力量跨越古今、直抵人心;《何以驻此间》中,以实景演绎诠释岳阳楼成为精神地标的缘由,让忧乐精神在场景交融中自然流淌;《良辰需纵酒》与《浮生半日闲》,则展现人物诗意洒脱的一面,让范仲淹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感可亲的知己。这种情境化的表达,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说教感,让精神在情感共鸣中悄然传递。

当视频在平台流转,看到“岳阳楼日”成为热议话题,看到网友因故事而向往岳阳、因角色而共情忧乐精神,我更坚定了创作的初心。作为岳阳文旅推荐官,我仍会在新媒体的方寸天地间,继续讲述岳阳楼与范仲淹的故事,让千年文脉在艺术的滋养下持续生长,让忧乐精神成为浸润人心、赋能地方发展的力量,这既是我对文化传承的坚守,也是作为致公党人服务大局使命的践行。

版权所有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湘ICP备19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