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风雨同舟路,赤子丹心谱华章。在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赓续优良传统、铭记奋斗足迹、凝聚奋进力量,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倾力推出【致敬百年—口述湖南致公史】系列报道专栏,以鲜活的口述历史为载体,回溯湖南致公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光辉历程,展现“侨海报国”的使命担当。
回望百年,中国致公党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湖南致公人更是以拳拳赤子心扎根三湘热土,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海外联络等领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本专栏通过寻访老党员、梳理珍贵史料、记录亲历者的故事,将一段段跨越时空的致公记忆串联成线,既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
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系列报道,让更多人触摸到湖南致公党人“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精神血脉,感受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生机。站在百年新起点,让我们以史为鉴、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致公党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人物档案
雷杰,2008年10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现任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常德市委委员,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市政协委员。
我与中国致公党的不解之缘
年轻时的我对民主党派的认知一片空白,只知道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看着身边的同事、朋友一个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心中满是对组织温暖的向往。
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的组织在哪里?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邻居孙圣杰同我说起了中国致公党。孙圣杰是常德最早的5名中国致公党党员之一,通过交流,我对中国致公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崇高宗旨如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灵。能够为国参政、为民服务不正是我寻觅已久的信仰坐标?真是相见恨晚,于是,我萌发了加入中国致公党的想法。经过书面申请、组织培训和考察,2008年10月,我正式被批准加入中国致公党,成为了中国致公党常德地方组织第50名致公党员。
我见证了常德地方组织的成长
虽然我的党龄还不到二十年,但是,我已从青年步入到中年,也见证了致公党常德组织从萌芽到壮大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党小组到省直属支部,从市委筹委会到市委会成立,无不饱含着领导的厚爱和党员的心血。
致公党在常德成立组织的时间不长,人数不多,但党员就像一家人,相互关爱,彼此鼓励,大家追求的只有“奉献”。初创时期,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办公经费。老党员李宝瑞为组织发展和壮大,四处物色人选,推心置腹谈话,办理相关手续;党员杨丽承担着党派办公室的工作,有时候为了签发一个文件要辗转几个来回,上传下达花费了很多休息时间,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单位条件好的党员主动承担了印制党派文件和资料的工作;党员易善元,一个享有一定声望的医学专家,在党派工作和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最终累倒在病房,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了我们……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身影让我懂得,“奉献”二字从不是口号,而是刻在致公党人骨子里的担当。
我在党组织怀抱里成长
我经常回想,如果不是加入中国致公党,我不会遇到这些人、经历这些事。在党组织温暖的怀抱中,我慢慢成熟起来。2010年9月,作为党外干部的我有幸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第13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时任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胡旭晟的授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我茅塞顿开。2012年3月,我被党派推荐到乡镇挂职锻炼,一年的乡镇工作经历,教我学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常德150余名致公党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谁家有喜事,全员道贺;谁遇困境,众人分担。前主委杨成英把党员比作羽翼下的雏鸟,用“抱鸡母”的热忱整合资源、呵护每一个人;现任主委孙权新逐一走访骨干党员单位,为党员发展铺路。近几年,我还有幸接触了致公党中央、省委会领导、兄弟市委会的专家党员和学者,强烈感受到“致力为公”的精神超越了身份界限,让心与心紧密相连。
枝繁叶茂的时代答卷
如今的致公党常德组织,已从幼苗长成大树。从2003年的5人党小组,到省直属支部,再到2009年成立市委筹委会,到2010年正式成立市委会,我们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成立了7个支部和10个专委会。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全面保障。虽然我们人数不多,但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遥遥领先。我们设立了“自助金”,签约了“致公班”。送医、助学、送文化、送法律到基层,到目前为止,“致公班”签约10余个,“爱心妈妈”工作室年均活动20余场,“德商乡恋”品牌入选《致公党中央案例选编》。我们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形成系列调研成果,30余条民主监督建议全部落地,多篇社情民意获中央统战部采纳等等。
我热衷党内外的一切活动。从2010年到张家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2011年为中共九十华诞献礼而举行的全市红色经典诗歌朗诵大赛;从2012年在桃源举行的“同心同行、喜迎十中共十八大”论坛到2014年开展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系列活动我都认真参加,用情对待。2016年,经党派推荐、组织考察,我成为了一名市政协委员,让我有更大的舞台发声发亮,为常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致公力量。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正是有了每个党员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常德致公党组织的今天;也正是有了每个地方组织的作为,才有了中国致公党的今天!星火汇聚,终将成就中国致公党百年辉煌的璀璨星河。
先辈们用热血谱写了致公党的昨天,而今天,我与万千致公党员并肩而立,以“侨海报国”的初心、“致力为公”的担当,继续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荣光。我骄傲,我是中国致公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