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一个集红色魂、绿色景、古色韵、民族风于一体的宝地。这里曾是革命激流翻滚之处,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在2025年党外代表人士暑期谈心活动中,致公党岳阳市理工学院支部党员走进郴州,寻访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长征红色记忆。
走进“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斑驳的木板床与褪色的棉被残片,无声地诉说着1934年三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的生死约定。 当年,女红军在艰难的长征途中,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分给老人,这份温暖跨越了时空。如今,致公党百年党史与这段故事形成共鸣,致公党“侨海报国”的初心与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信念一脉相承。这半条被子,不仅是跨越世纪的承诺,更是多党合作制度的情感基石。
湘南起义纪念馆是郴州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馆内,电子沙盘生动再现了1928年朱德、陈毅领导工农革命军浴血奋战的轨迹。 硝烟弥漫的战场场景,以及英雄儿女奋勇杀敌的画面,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参观者能深刻领会到革命先驱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切身感受到军民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的真挚感情。从湘南起义到致公党响应“五一口号”,不同时空的选择,却诠释着同样的家国担当。
桂阳燕山村李家自然村的梨山,见证了红军的严明纪律。当年,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艰难跋涉至此,“夜宿梨山,秋毫无犯”,虽面对满山熟透的梨子,却未取分毫,留下了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深情。 这一故事彰显了长征精神中纪律的重要性。致公党人当以梨山精神自律,秉持“侨海报国”之心,在前行道路上清风相伴。
当年的硝烟虽已散尽,但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广大致公党员不仅要缅怀先烈,更要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践行致力为公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