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社情民意信息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常用载体,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对于每一位党派成员来说,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是一项基本功。本周的学习园地分享湖南省政协关于写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几点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信息内容社情民意信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建言类、社情类(工作动态类和情况反映类)信息。无论是建言类信息,还是社情类信息,都应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关切,多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发现信息选题线索,口子可以开小一点,多以小见大,体现新鲜度和专业性。建言类信息正文以“问题-原因-对策”为一般结构,原因部分可根据情况省略。主要反映问题或情况,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一事一报。社情类信息主要反映政策执行情况、行业发展倾向、新闻舆情苗头、数据变化或事件发展等,这类信息具有时效性、变化性、预警性,反映特定领域内不断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社情类信息应做到选题新、切口小,反映政府部门不容易关注但又有普遍意义的事情,亟需中央、省委关注重视的情况或问题。此类信息如尚未针对出现的问题形成成熟的意见建议,可只反映情况动态,不提对策建议。二、工作要求1.每篇信息正文前提供300字以内的摘要,摘要应高度凝练该篇信息内容。正文开头写明反映人,每位反映人的职务一般不超过3个(主要体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或工商联成员、社会职务身份)。2.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切实把好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内容关、文字关,确保每篇信息做到“标题醒目,一目了然;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事例真实,数据准确;建议具体,切实可行;文字精炼,文风朴实;理性表达,拒绝极端”。3.社情民意信息应立足反映信息单位或个人长期跟踪的专业领域,多用真实准确的案例和数据支撑论点,查找对应的现行法规法条等,不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4.按照社情民意信息内部资料的性质要求,做好保密管理,通过政协云社情民意系统报送信息,不通过qq、微信等传递信息。5.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如因抄袭产生严重后果的,将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取消单位或个人报送资格。三、文字格式1.页边距: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2.行距:31磅3.字数:摘要200-300字,正文1000-2000字为宜4.字体字号摘要:三号字体摘要标题部分:楷体-GB2312加粗;摘要内容部分:仿宋-GB2312;标题:二号字体,方正小标宋简体正文:三号字体反映人姓名职务(如“***反映”):楷体-GB2312;一级标题(如“一、 ... ...”):黑体;二级标题(如“(一)... ...”):楷体-GB2312;三级标题:仿宋-GB2312加粗;正文其余部分:仿宋-GB2312;标点符号:中文半角;数字、字母、特殊字符:Times New Rome5.页码居中
【结语】只要我们掌握了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正确的方法和要求,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信息。湖南省政协的这些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让我们在撰写过程中有章可循。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选题,精心撰写,踊跃报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致公党省委会社情民意信息范文
【摘要】关于整治校园营养餐乱象的几点建议:营养餐计划是护佑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兜底工程,但在校园营养餐计划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资金挪用与克扣、营养餐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加资金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落实完善资金的监管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餐标准提高营养餐质量;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等方式改善校园营养餐乱象。
关于整治校园营养餐乱象的几点建议
省政协办公厅特邀信息员、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产城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政反映:近日,南方某地开展校园营养餐专项整治时,赫然发现当地某区48所膳食改善计划学校中,有33所学校中标人均为同一供应商,进而摸排出供应商行贿证据。据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2021年至2023年8月,66个县挪用了19.51亿元的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基层“三保”等支出。小小一餐饭,承载大民生。营养餐计划是护佑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兜底工程。2011年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多年来,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了教育公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民族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一些地方还存在资金挪用与克扣、营养餐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一、原因分析一是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由于地方财政压力大,营养改善计划专项基金挪用、挤占、串通套取等问题严重,多地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基层“三保”等支出。学校通过压低供餐标准、虚构采购业务等变相截留挤占资金。教育部门与中标供应商合谋通过供应商分红、捐赠等方式套取,用于发放福利等。监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违规行为难以被发现和惩处。二是营养餐标准缺失或执行不力。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营养师和营养配餐知识,难以科学合理地制定营养餐计划。从一些学校的食谱来看,午餐鸡丁、鸡排吃得多,鱼虾吃得少。由于有人力、物流、房租等开支,部分提供“校园餐”的企业的食材成本仅占餐费五成甚至更低。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推出了较为细致的“校园餐”营养指南和地方标准,但多地仍存在难推广、不细化等问题,制定行业标准的相关机构对于供餐企业也无强制推动执行力。三是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不足。受利益驱使,部分供应企业为节约成本,使用劣质食材、简化生产流程,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部分学校食堂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导致学校对供应企业的监管不到位,以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不足,打击力度不大,导致企业和学校对食品安全缺乏认识,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二、相关建议(一)增加资金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公开招标制度,加强对供货商资质的审核,选取资质证照合法、有效、齐全的供应厂商,保障学生权益。二要加强资金监管与审计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和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餐标准
根据青少年所在地区,年龄阶段,营养需求,发展特点等,聘请专家设计相应的营养餐规范,规定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餐健康标准。打造“中央厨房”,实行食材集约化采购,集中加工生产半成品,密封冷链配送至学校食堂后由员工进行标准化加工,如此一来,学生能及时吃到可口的热饭菜,节省了配送时间,节约了成本,口味也得到了改善。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要强化学习培训,学校定期召开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工作例会,压实管理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二要明确食堂岗位职责和分工要求,强化对食材采购、验收、入库、配送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实行全流程视频监控,AI识别违规行为,实时警示整改,堵塞管理漏洞。三要与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并建立工作专班,对学校食堂、校外配餐企业常态化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检,通过靶向查、联合查、回头查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四要建立健全社会沟通机制,开通评价和举报渠道,鼓励家长及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