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致公党省委教育委员会联合省委科技与知识产权委员会、致公党湖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在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开展“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开设现状与问题”联合调研。副主委向佐谊、刘丹军出席。
全体人员在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书记李智勇带领下,了解了机器人学院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以及历年来学院的重大研究实践成果和获奖情况,观摩了学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设备,观看获得全国机器人竞赛银奖的学生团队展示他们独立研发的机器人,还参观了机器人学院多间人工智能实验室。
李智勇为全体人员进行主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与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人工智能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和湖南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历程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讲座结束后由教育委员会主任黄平主持开展课题调研。全体人员学习了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省内政策,重点学习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目前的进展情况,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政策支持、其他地区和省份的相关政策,目前的调研数据和结论。并邀请在座人员现场完成调研问卷。
刘丹军指出,现在的通用人工智能对人类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生产力工具,有很多企业内部要求强制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开设通识课程很有必要,调研也做得非常好,第一,建议从出口就业问题进行考虑,与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进行合作。第二,从人才培养角度上来说,人工智能的辅助工具和应用要更强化,现有数据标记、针对性场景的应用。
向佐谊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这次联动调研活动。第一,这次活动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两个专委会合作与基层委员会联动,还有来自其他专委会的成员,活动规模大,参与党员人数多;第二,调研选题好,人工智能是推动我们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人工智能是我们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们从高校人工智能怎么开设通识课来支撑我们战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他的发展需要人来使用,特别是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所学的专业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非常重要。选题切口小意义大,不仅对湖南对全国都有意义。第三,方式创新,既有现场考察、又有专家讲座、还有深度交流,在座的专家学者、学生都感觉到在高校开设通识课很有必要,对下一步起草好调研报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省委会妇女委员会、长沙市委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