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蒋黔湘 用泥巴筑起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湖南致公 作者:省直湘天支部  时间:2024-09-24 08:28:49

  “海归论坛”是致公党湖南省委会于2014年创办的海归人才活动,通过连续十届的成功举办已成为服务湖南省对外招才引智、助力海归人才在湘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2024年9月18日-21日,第11届海归论坛主体活动在长沙圆满举行,开启2.0版新征程。请看系列报道之十:

  【人物档案——蒋黔湘】

  

 

  蒋黔湘,致公党省直湘天支部党员,生土材料专家。拥有生态泥巴墙材、流态高强度固化土等10余项发明专利,现为巴尔塞公约亚太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分会常务理事。

  他自我介绍是致公党员,有旅居海外的经历。他自诩是“玩泥巴的人”,专门建造和修缮“会呼吸的房子”。他说他很有幸参加了第11届海归论坛主体大赛,从最初的1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杀进决赛。虽然只获得了优胜奖,但是,在冲刺决赛前20强的那一段充满挑战与激情的日子里,他的心中只是怀抱着对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好宜居梦想的执著信念,只为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

  他就是蒋黔湘,一位专注于夯土建筑与土壤改良长达二十多年的生土专家。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传统夯土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乡村振兴的深情助力。蒋黔湘在夯土建筑与土壤改良领域和行业颇有名望,他是中国生土学会常务理事,也是巴塞尔公约亚太中心环境智库专家。他参与和主持了国内多个有影响力的夯土建造项目和文物修缮项目及环保工程。众多的头衔背后,是他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的深耕与沉淀。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夯土建造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着热情,深入探索土壤生态材料与夯土建造工艺的奥秘。回顾蒋黔湘的职业生涯,不难发现他对土壤改良与固化、固废资源资源化利用、夯土建造以及生态泥巴道路的研究从未停歇。这一坚持,便是二十多个春秋。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结合现代科技不断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拥有了多个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课题。他每一项专利的背后,都蕴含着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不懈努力。他所主持和参与的课题,都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从土壤改良的新技术到夯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他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蒋黔湘的专利产品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研发的生态泥巴作为路面面层的技术,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和独特的施工技术,形成高强度高承载力高耐磨性的乡村道路, 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将泥土做成生态路面的新进技术, 为景区道路和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了更加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现存的很多夯土民居大多破旧开裂,居住性和实用性很差。通过采用蒋黔湘的夯土技术进行修缮加固,不仅可以提高传统夯土民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能够保留传统夯土村落的特色风貌。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特色的夯土民宿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秋日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有幸走进了蒋黔湘的工作现场。那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乡村夯土民宿项目,蒋黔湘正专注地指导着夯土工匠进行施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严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夯土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希望通过对这些传统夯土民宿项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让更多的人看到夯土建筑的魅力和价值”蒋黔湘一边忙碌着,一边向我们解释道。他手中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在这个项目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当地的土壤特点和气候条件,精心调配了土壤改良的配方,建筑结构和风格上进行了创新优化,使得夯土建筑不仅优雅美观、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他在保留当地的文化元素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创先元素,让这座民宿既具有现代的舒适感,又保留了夯土民居的质朴韵味。“泥巴房子又称为夯土房子、生土建筑。生土建筑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建筑方式,仰韶文化遗址就有发现,城头山古城遗址中有大量生土建筑,原料主要是由粘土、石灰和河砂组成的三合土,也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而抛弃了传统文化和技艺。”蒋黔湘深有感慨地说,“夯土建筑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并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当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回乡“玩泥巴”时,蒋黔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如今乡村的发展现状,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乡村振兴、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夯土建筑,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建筑方式,恰恰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问及参加第十一届海归论坛项目大赛主体赛事,蒋黔湘深有感触地说道:“在人生的舞台上,并非每次拼搏都能以胜利的姿态落幕,但那些全力以赴的瞬间,却足以让我们虽败犹荣。当我站在决赛的赛场上,面对20位同样优秀的竞争对手,紧张与兴奋交织。我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固废资源化与泥巴生态建材”项目,阐述理念,讲解优势,回答评委的提问。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太多。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海归伙伴,感受到他们的创意与激情;我得到了评委们的宝贵建议,让我看到了项目的不足和未来的方向。海归论坛主体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它带给我的回忆与感悟将永远铭刻在心中。在中部崛起和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我们将坚持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在创业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版权所有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湘ICP备19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