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湖南省七届一次全委会议5月27日下午在长沙召开
同志们:
刚才,省七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致公省委班子,并再次选举我担任主委。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与厚爱,感谢党员同志们的支持与激励!从今天开始,我将正式开启本人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省委主委的任期,将与同志们一道开创湖南致公事业发展的又一个五年新篇章。
回顾过去的十年,在我的第一个任期即五届省委会期间,我们的主要精力是集中进行党务改革,同时展开工作品牌的探索。那五年的党务改革,主要是创新省委会的治理体系以提升治理能力,包括改革省委主委会的运行机制,强化省委会机关的扁平化管理,全面创新专委会建设,大力推进省直工委的层级化管理,以全省重点工作一体化为目标重构省委会与市委会的工作关系;同时着力创新文化建设,包括创设入党宣誓制度,设计、运用文化标识。工作品牌的探索主要是成功打造了“致公助学”品牌,“海归论坛”也初见成效。在我的第二个任期即六届省委会期间,我们的主要创新是在继续深化党务改革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工作品牌体系。经过大家的接续努力,“致公助学”成绩斐然,“海归论坛”绽放异彩,“开放兴湘”小有成就,“共识教育”与“活力致公”也全面启航。在这五大核心品牌之下,我们还初步形成了“致安合作”“致公助医”“爱心妈妈”“致公讲堂”“企业发展沙龙”等一系列二级工作品牌。
胡旭晟主委在致公党湖南省七届一次全委会议上讲话
未来五年的七届省委会期间,我们将继续沿着上两届的整体工作思路奋力前行。一方面,要以大力提升各级组织各类机构的执行力与活力为核心,继续推进党务改革和品牌建设;另一方面,要着力让已有的党务改革和品牌建设成果进一步落地落实,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以大力提升我们的影响力。所以,“执行力”、“活力”与“影响力”,这三个“力”,将是我们工作中的关键词。其中,以下四个方面又是我们尤其必须牢牢把握的:
1、坚守一个目标:建设高素质高效能有活力有贡献的参政党地方组织。“高素质”是我们传统的目标定位,也是我十年前在省五届一次全委会上宣示的目标追求。但“高素质”更多地是强调成员个体,强调静态和潜能,对一个组织而言,动态的整体的“高效能”相比之下更为重要,所以我很快就把工作目标从“高素质”转换到“高效能”,并成为了那五年里党务改革创新的核心思想。到六届省委会期间,我又发现,“高效能”还是单向度的,它更多地是强调组织整体,强调自上而下,对一个组织而言,“有活力”才能真正涵盖和调动每一个个体,才是“高效能”的可靠基石和保障,也才能使我们的组织整体和成员个体都得到成就。由此,“有活力”成为了六届省委这五年里继续推进党务改革和相关品牌建设的主导理念。但若认真分析就会发现,“高素质”其实只是起点,“高效能”与“有活力”是过程,“有贡献”才是结果,是前面三者相结合之后要真正达成的目的。因此,以“高素质高效能有活力”为基础和保障,我们一直在追求、七届省委会还要加倍努力的是“有贡献”,这就是,要以我们的辛勤付出和积极作为,既为湖南致公组织和所有党员做出更多的贡献,更为湖南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广大党员也要尽己所能,为致公的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推进两大战略:“人才兴党”与“整体提升”。“人才兴党”与“整体提升”是我们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发展战略,通过五年努力,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人才兴党”方面,我们新吸纳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且有一大批优秀党员走上了更加重要的岗位或者获得了更多重要的业绩和荣誉,这两天与会的许多代表、今天新当选的不少省委委员、刚刚常委会新任命的部分专委会主任,都是这五年里成长起来、甚至新发展的党员。人才是兴党之本,是我们各项事业继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我们各方面的人才储备依然不够,甚至与其他民主党派相比也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压力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整体提升”方面,五年来,我们过去某些比较薄弱的工作领域得到了较好地强化,部分相对滞后的专委会、市级组织和基层组织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发展的不充分、工作的不平衡,在我们的各个领域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七届省委会不仅需要持续地努力,而且还任重道远。
3、抓好一大重点:强力推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六届省委会的工作重心和最大亮点,成绩可喜,但上升空间依然很大。未来五年,我们要按照“对内聚焦、对外开放、运行规范、发展可持续”四项原则,更加自觉、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强而有力地全面推进品牌建设。我们要以品牌建设为主要抓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重要依托,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扩大社会影响。七届省委会的品牌建设,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一是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包括严格落实主委会班子成员的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实施常委协管制,探索省委委员有效参与制,全面强化“关键少数”的责任担当。二是大力强化核心品牌的平台化支撑。总体而言,五大核心品牌,都必须进一步强化各专委会的团队支撑和其他二级品牌的体系化支撑。具体而言,“共识教育”品牌建设,重点要把教育基地、致公学堂和宣讲团做实做活做强,同时要落实好中心组学习、谈心谈话、联系走访等制度,大力推进“书香机关”、“书香专委会”和“书香支部”建设。“活力致公”品牌建设,重点要构建并实施好文化与体育的活动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基层支部和专委会两大活力评估系统,构建并推行科学有效的党内激励机制。“开放兴湘”品牌建设,重点要探索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并与党政涉外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稳定的支撑体系;每年必须确保一定数量的专题调研,形成系列化的建言献策成果;要以调研成果为主要依托,打造系列对外交流平台。“致公助学”品牌建设,重点要组建并运行好“致公助学联盟”,在整合所有党内助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支撑;要在不忘初心的同时,不断拓展“助学”的内涵、领域、形式和方法手段。“海归论坛”品牌建设,重点要围绕六大平台功能,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不断深化与“海归小镇”“海梦岛”“海外人才离岸基地”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论坛的基地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省市核心品牌建设一体化。从今年开始,省委会对市级组织的考核已经只限于五大品牌建设。至少在七届省委会期间,五大品牌建设将是省委会对各市级组织“发号施令”的唯一指挥棒,其具体的考核细则也将随着品牌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而不断修订完善,以期通过省市重点工作的一体化来进一步强化省委会的品牌建设,并真正形成全省工作一盘棋的大格局。
4、攻克一个难点:全面推进党内激励体系建设。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下,如何充分而持续地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务工作的积极性,在我看来,这是参政党建设中的顶级难题,是省委会党务改革中最后的也最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我把这个难题留到了自己作为省委主委的最后一个任期。不管能否成功,或者成效将会如何,全面推进党内激励体系建设,都将是七届省委会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我目前的思考而言,我们至少需要在以下四个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一是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我们要以前面十年党务改革和品牌建设的成果,特别是“活力致公”建设的成果为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出台规范性文件,构建起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党内激励体系。我们的激励机制,应当以精神激励为主,兼顾物质激励;以正向激励为主,涵盖负向激励。二是实施普遍化的积分制管理。要以前两年的积分制管理试点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经验,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打造数字化平台,对省、市委会机关和广大党员分别实施积分制管理。三是强化纪律约束。要认真落实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强化党内监督,探索建立操作性强的党内监督方式方法,严格纪律执行。四是构建合理的党员退出机制。适时稳步开展全省党员重新登记,强化党员的义务履行,以党章为依据,建立并推行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
同志们,作为新一届省委会委员,作为湖南致公事业的领导机构成员,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组织的信任与厚爱,承载着广大党员的期望与重托,这既是荣誉与成就,更是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五年里,希望大家与我们全体班子成员一道,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致力为公、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将本党省委多年来的好传统好经验发扬光大,把本党湖南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我省多党合作的致公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