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九姆山的黑山猪个个都精壮,每天要跑几万步!吃的是生态粗粮、喝的是深山泉水。这猪,肥肉软糯,瘦肉细腻不柴……”张家界市致公党员、九姆山养殖基地负责人赵森川穿着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一边用瓢撒着玉米粒给围在身边的猪仔们,一边向直播间里的网友推销养殖基地的散养黑山猪猪肉。
赵森川和他的黑山猪
旅游路受阻,养猪破困局
谁能想到这个整天在猪场里转的土家汉子两年前还是全国各地到处飞的旅行社老总。乘着张家界旅游兴起的东风,入行早、人活泛的赵森川在旅游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但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旅游遭遇重创,特别是去年疫情突袭张家界,旅游几乎停滞,让吃“旅游饭”的赵森川不得不另谋生路。
“我是农村出来的,大不了就回去当农民。”赵森川的话当时并没有人当真,干了这么多年旅行社老总,回去当农民能干啥?难不成养猪去?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赵森川说干就干,不仅回村里养起了猪,还把旅行社的原班人马带着转行全干起了“猪老倌”,赵森川也成了“猪司令”。“这些人跟着我干了这么多年,现在旅游暂时干不下去,这些人还得有份收入啊。”原来旅行社的经理、导游、财务都成了猪场的饲养员、直播卖猪肉的主播、流水线作业的打包小妹……
“精”做产品,“活”做销售
养猪,并不算赵森川头脑一热的冲动行为。早在十年前,面对旅游高端消费市场,赵森川就谋划着为旅游市场提供“一块好肉”!
猪,农村家家户户都养,不是啥难事,但怎么能把养猪做成优质产业,挣上钱,赵森川可没少动脑筋。“就跟我干旅行社走的精品路线一样,养猪我也得养‘精品猪’。”
在老家人的支持参与下,他尝试摸索通过野猪和当地标志性湘西黑土猪杂交,再以散养的方式养殖九姆山品牌黑山猪。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产品,还得有好销路。赵森川把主意打到了当前大热的“抖音直播”上。“‘张家界优选’的杨会长直播带货搞得挺好,我们联系他试试吧。”
从旅游业转型过来的员工在直播推销黑山猪猪肉
去年年底,通过“张家界优选”抖音平台直播带货,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湖南等全国各地1万余名网友下单买肉,成交额达150万余元。尝到“直播+电商”销售新模式的甜头,赵森川做起了自己的抖店直播号,现在月均网络销售额达20万元。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自己的养猪产业走上正轨后,赵森川也没有忘记乡亲们。赵森川的老家在张家界北部慈利县三合镇风鹤山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想到家乡的情况,赵森川脸上挂了一抹愁云。“自己富了还要带动乡亲们富起来”这朴实的想法在他心里萌发。“现在国家政策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兴。产业我有,只要我把大家都带动起来,村里人就能都富起来。”
满山跑的黑山猪
赵森川的九姆山养殖基地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分红5万元,又通过村支两委协调和挨家挨户走访,租用了80余户村民自有林,支付租金1.5万元,与村里11户贫困户达成“代养”协议,农户代养黑山猪仔,育肥后养殖基地再回收,养一头黑山猪仔,农户能挣上600元到800元。根据自身条件,贫困户们代养的猪仔数量在40头到200来头不等,去年,11户贫困户年收入少的有2万元,多的近30万元,满山跑的黑山猪成了村里的“小金猪”。
现在这些贫困户都已成功脱贫,成了返贫监测户,“我们还是跟着川儿继续养猪,自己不用出本钱,养殖基地给我们提供猪仔、特料,还教我们科学养殖和防疫技术。猪养大了基地就来收,我们收入也有保障,心理踏实着呢。这日子过得有奔头!”去年代养了200来头黑山猪,收入近30万元的蔡代平翻新了房子,买了两辆新摩托车,购置了新床、新柜子,说起未来,他充满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