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感慨,这十年巨大成就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航程。人们由衷地感恩领航、歌颂领航、祝福领航。红网时刻新闻《光辉十年大家谈》,把代表、委员亲身经历的故事呈现出来,让我们一起感怀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杨莉
采访时间:3月9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杨莉
杨莉:为“湖”说事,乐此不疲
作为洞庭湖畔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亲眼见证了洞庭湖的10年蜕变。
事实上,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杨莉,一直为“湖”说事,关注洞庭湖的保护与治理。
2018年,她带了一瓶洞庭湖的湖水;2019年,她绘制了一幅洞庭湖治理前后对比示意图;2020年,杨莉带了近200名上岸渔民的签名横幅——“支持十年禁渔、守护一江碧水”;洞庭湖变美了,变靓了,2021年杨莉拍了两张照片带到北京去。
“今年,我则是带来了‘时光水瓶’,湖水由浊变清,是近年来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成效的最好印证。”杨莉介绍,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6年至2017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2018年至2020年,全面推动实施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片区综合治理,并将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作为“夏季攻势”的重要内容,拉条挂账,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
铁腕治污,兼顾生态修复,以“清杨”为突破点的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共清理杨树2.58万公顷,拆除矮围面积8.3万公顷,整治拆除网围375.94千米,修复杨树清理迹地及洲滩2.96万公顷,洞庭湖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
一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洞庭湖水环境正整体向好。
根据监测,“十三五”期间,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了43.8%,2021年,洞庭湖水质总体由2015年的V类好转为IV类,除总磷外,其他考评指标均达到或优于III类。
“守护好一江碧水”,带来了生命奇迹。当前,洞庭湖长江江豚已达120多头,麋鹿达210余只。2021年至2022年,越冬水鸟达40.4万只,数量刷新纪录。
除全国人大代表外,杨莉还是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金洲村委会副主任、湖南岳阳海泰栀子合作社理事长。
在她看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要充分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
这些年,正是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杨莉不仅打造出全国第一家集栀子科研、种苗繁育、示范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栀子全产业链,还坚持发展林下经济、循环农业。
“把保护生态、保护一江碧水和老百姓共同富裕、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达到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双赢。”杨莉说。
“省里正积极谋划的旅游发展大会就是最生动的写照。”杨莉表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年来湖区的游客显著增加,全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召开,必将为推进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