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致公衡阳  时间:2020-10-26 15:07:23

  周宇霞(衡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珠晖区工委副主委、湖南财经工业职院工会副主席)反映:近几年来,一批活跃度高、公益服务效果好的本土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涌现。但是与建立创文创卫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需求比起来,志愿者服务工作还落后甚远,很多注册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团队流于形式,市民参与率不高,志愿者阶层代表性不全,志愿服务覆盖面不广,缺乏统一管理,缺乏评价激励机制等。很多人都有参与公益服务的觉悟与意识,都愿意参与自己所擅长的或感兴趣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很多人找不到参与的入口,空有一腔热情。一些公益组织,活跃度都非常高,经常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但都是在各自的微信、QQ群发布通知,受众面非常窄。这种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很难有突破。

  因此,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的志愿者服务平台

  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一个统一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所有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登记,所有的活动信息在平台上统一发布,注册志愿者根据时间和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平台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平台内容的适时更新,信息的及时发布等。

  第二,完善志愿服务记录与积分功能

  应该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平台,运用技术手段做好志愿者参与活动及志愿服务团队发起活动的统计记录,推广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实行志愿者积分制度,让每个人、每个团队都能看到自己量化的成果,激发其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追求更大的成就,也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投入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建立志愿者评级和优待制度

  虽然志愿者从事公益服务活动是完全自愿、无偿、非功利性的,但是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褒奖、激励甚至给予优待,应是文明社会应有之举。可在志愿者积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志愿者等级评定,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善的积分评级体系,并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对级别高的优秀志愿者给予一定的优待政策。比如在公交出行、旅游年卡及其他消费领域享受优惠折扣,在教育、医疗等公共场所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等,甚至还可探索在招工、入学、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职务评定时量化加分或优先考虑,像杭州就已明确规定将五星级志愿者视为劳模,享受同等待遇。这些优待政策,不仅是对志愿者工作的高度肯定,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最佳方式,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使志愿者形象深入人心,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公益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第四,加大对优秀公益组织的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

  不少纯公益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出于共同的情怀和心愿组成各种协会,或是专注助学,或是关爱老人儿童,或是扶贫帮困,或是文明宣讲,将温暖及时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将文明劝导工作带到了街头巷尾,村口田间。他们自我管理,自筹经费,在本职工作之余出钱出力,默默的为文明社会增光加热。政府应对这些组织给予更多的关注,为组织的顺利运转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湘ICP备19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