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车电分离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致公衡阳  时间:2020-10-23 12:11:20

  刘会明(衡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衡阳市委四级调研员)反映:电动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目前,以美国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我国也有大量汽车企业在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发,部分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产能,但与特斯拉相比,差距明显。每一个新技术的兴起,都是一个产业重新洗牌之时,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我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就能够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容量电池的技术瓶颈,二是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充电等待时间太长。其实,这三个困境,如果我们改变思路,就可以变成我们竞争的机会。

  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几乎所有电动汽车研发企业,发展思路都是研发高容量、快速充电的电池,以及大面积建设充电桩,来解决这三个困境。可是,这个发展思路有着明显的缺限。

  一是大面积建设充电桩成本太高。现在中国小汽车保有量超过2.5亿,未来还会增加,而且,未来十年左右,全球都将禁售燃油车,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亿辆,加上电动卡车和公交车,实际数量可能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果每家每户买一辆电动车就要建设一个充电桩,在公共停车场地也必将兴建大量充电桩,这笔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二是充电等待时间始终限制人们购买电动车的欲望。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充满一次电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这让大部分相购买电动汽车的潜在用户变得犹豫。

  三是电池太贵导致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电动汽车总成本中,电池成本超过40%,而且这个成本难以下降。

  这个发展模式,对电动汽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

  如果转换一个思路,采用车电分离模式,那么这些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同时,也给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何谓车电分离?即购买汽车,租用电池。人们购买电动汽车后,与电池租赁公司签订电池租用协议,以汽车为抵押,租用车用电池,无需购买,只在每次更换电池时缴纳充电费用,将电池成本分摊到充电费里。电池租赁公司负责电池的充电和保养工作。电池每次租赁费用可以根据电池生产成本、充足电后行驶里程和电池充电次数进行综合核算,由国家制定统一价格,只要比油费便宜,相信人们都能接受。采用车电分离模式,有以下几大优势:

  一、降低购车成本。如果去掉电池购买费用,那么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立即下降40%,再加上政府补贴一部分,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立即凸现,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兴趣。

  二、充电网点建设成本低。依托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点,只需扩建一间充电房即可,不需在全国搭建充电网络,也没有什么土地成本。

  三、没有充电等待时间。只需将车开进加油站,用充电屋内充好电的电池进行快速简易更换,所需时间可能比加油时间还短。

  四、防止电池污染。电动汽车没有排放,但电池本身有污染。实行车电分离后,电池的充电、保养和到期回收工作都由电池租赁公司负责,即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又防止了电池的污染。

  如果实行车电分离模式,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将极大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抢占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制高点。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因此,建议:

  一、制订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产业标准。首先要制订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如重量、车身尺寸、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等,然后根据这些标准制订相对应的动力电池标准,如形状、大小和容量等。核心是要求电池在车内能够实现整体简易快速拆卸更换。

  二、由中石油、中石化、相关电池生产企业牵头,组建电池租赁经营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点,建设动力电池充电屋。可以首先在城市内建设,然后慢慢延伸到高速公路、国道等,最后形成遍布全国的充电网点。在充电屋内存放备用电池,快速更换。

  三、国家出台相关保护政策。扶持电池生产企业和充电屋建设,并对购车进行一定补贴,助推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版权所有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湘ICP备19001530号